舂歌
戚夫人〔两汉〕
子为王,母为虏。
终日舂薄暮,常与死为伍。
相离三千里,当谁使告女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儿子啊,你为赵王,而你的母亲却成了奴隶。整日舂米一直到日落西山,常常在死亡边沿徘徊。与你相离三千里,应当让谁去给你送信,告知你实情呢?
注释
子为王:指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赵王。
虏:奴仆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。
舂: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,使破碎或去皮壳。
三千里:此处为虚指,赵王刘如意的封国位于赵地,与京城长安相隔甚远。
女(rǔ):通“汝”,你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吕晴飞 等.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.北京:中国和平出版社,1990:6
赏析
《戚夫人歌》是汉高祖宠妃戚夫人被囚禁在永巷操杵舂作之时脱口而作的诗歌。此诗唱出了戚夫人悲苦的生活,思子的情怀,以及愤怒的心声。全诗歌辞朴实,明白如话,却哀怨感愤、摄人心魄。
“子为王,母为虏”。《戚夫人歌》这两句平平的开头,实包含了吕后与戚夫人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。作为刘邦的宠姬,戚夫人也曾有过一段昙花一现式的体面和风光:她在刘邦称王汉中以后,常侍左右、深得“爱幸”,竟使“为人刚毅,佐高帝定天下”的原配吕后,也因此日见冷落和疏远;她的儿子赵王如意,因为颇有乃父“无赖”之性,不像吕后之子刘盈(后为惠帝)那般“仁弱”,更被刘邦赞为“类我”,几乎取代刘盈立为太子。
创作背景
作者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,生赵王刘如意。刘邦去世后,吕后成为皇太后,她将戚夫人囚禁在永巷,让戚夫人整日舂米,不得与外界有任何联系。《舂歌》就是戚夫人在舂米时自编自唱的伴歌。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李春祥 等·乐府诗鉴赏辞典·郑州:中洲古籍出版社,1990
简析
《舂歌》是一首乐府诗。此诗唱出戚夫人悲苦的生活、思子的情怀,以及愤怒的心声,表达出这位贵夫人身陷“永巷”的怨愤和不平。全诗歌辞朴实,明白如话,却如泣如诉、哀怨感愤、摄人心魄,字里行间充溢着惨凄忧郁之情,使人不忍卒读。
戚夫人
戚夫人(前224-前194年)亦称戚姬。秦末定陶人,刘邦受封汉王後,进入后宫,得到汉王刘邦的百般宠幸,生下刘邦的第三子刘如意。刘邦死後,刘盈即位,吕后为皇太后,囚戚夫人于永巷,让其每日舂米,戚夫人不甘被贬为舂工,于是通过唱怨歌形式,希望有人能告诉她儿子刘如意以及大臣,自己被贬做舂工,吕后得知戚夫人不甘失败,于是派人将其做成人彘。 1篇诗文 4条名句
高祖论三杰
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〔两汉〕
高祖置酒雒阳南宫。高祖曰:“列侯诸将无敢隐朕,皆言其情。吾所以有天下者何?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?”高起、王陵对曰:“陛下慢而侮人,项羽仁而爱人。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,所降下者因以予之,与天下同利也。项羽妒贤嫉能,有功者害之,贤者疑之,战胜而不予人功,得地而不予人利,此所以失天下也。”高祖曰:“公知其一,未知其二。夫运筹策帷帐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。镇国家,抚百姓,给馈饷,不绝粮道,吾不如萧何。连百万之军,战必胜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此三者,皆人杰也,吾能用之,此吾所以取天下也。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,此其所以为我擒也。”
捉鬼人尺郭
东方朔〔两汉〕
东南有人焉,周行天下,其长七丈,腹围如其长。朱衣缟带,以赤蛇绕其项。不饮不食,朝吞恶鬼三千,暮吞三百。此人以鬼为食,以雾为浆,名曰尺郭,一名食邪,一名黄父。《神异经》
战国策齐策·节选
刘向〔两汉〕
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,欲逐之。鲁连谓孟尝君日:“猿猴错木据水,则不若鱼鳖;历险乘危,则骐骥不如狐狸。曹沫奋三尺之剑,一军不能当。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‘而操铫鎒与农夫居垅亩之中,则不若农夫。故物舍其所长,之其所短,尧亦有所不及矣。今使人而不能,则谓之不肖;教人而不能,则谓之拙。拙则罢之,不肖则弃之,使人有弃逐,不相与处,而来害相报者,岂用世立教之道哉?”孟尝君日:“善!”乃弗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