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善治伛者

《笑林》〔魏晋〕

  平原人有善治伛者,自云:“不善,人百一人耳。”

  有人曲度八尺,直度六尺,乃厚货求治。

  曰:“君且卧。”欲上背踏之。

  伛者曰:“将杀我。 ”

  曰:趣令君直,焉知死事。”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平原郡有个善于治疗驼背的人。他到处自我吹嘘说:“治不好的,一百个人里不过一个人。”

  有个驼背的人,顺着弯曲的身体量长八尺,从头到脚垂直量高六尺,特地带着很多钱,请求治疗。

  善于治驼背的人说:“请您俯卧。”说着就要上背去踩。

  驼背的人一见惊恐万分,叫道:“这不是要我的命吗?”

  善治驼背的人说:“我只管尽快弄直你的驼背,不管死活。”

注释
平原:汉平原郡,今山东西部一带。
伛(yǔ):背弯,驼背。
不善:指治不好,不容易治的。
人百一人: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该文以平原人治伛的故事,讽刺了那些夸夸其谈、无真才实学却妄图谋取利益的人。治伛者自称医术甚佳,引得一位严重驼背者重金求治。治疗过程中,治伛者欲以暴力踩踏方式矫正驼背,而后他的回应更是荒谬,声称只让驼背变直,哪管生死。这则故事讽刺意味十足,传达出这样的道理:一、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,必须要辅之以科学有效的措施;二、一定要分清轻重,不能本末倒置;三、讽刺了社会上有像治驼人草菅人命的现象,具有警世的现实意义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嫦娥奔月

干宝 干宝〔魏晋〕

 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,嫦娥窃之以奔月,将往,枚筮之于有黄。有黄占之曰:“吉。翩翩归妹,独将西行。逢天晦芒,毋恐毋惊。后且大昌。”嫦娥遂托身于月,是为“蟾蠩”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壮士篇

张华 张华〔魏晋〕

天地相震荡,回薄不知穷。
人物禀常格,有始必有终。
年时俯仰过,功名宜速崇。
壮士怀愤激,安能守虚冲?
乘我大宛马,抚我繁弱弓。
长剑横九野,高冠拂玄穹。
慷慨成素霓,啸咤起清风。
震响骇八荒,奋威曜四戎。
濯鳞沧海畔,驰骋大漠中。
独步圣明世,四海称英雄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乐毅论

王羲之 王羲之〔魏晋〕

  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。夫求古贤之意,宜以大者远者先之,必迂廻而难通,然后已焉可也,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,而多劣之。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,观乐生遗燕惠王书,其殆庶乎机,合乎道以终始者与,其喻昭王曰:伊尹放太甲而不疑,太甲受放而不怨,是存大业于至公,而以天下为心者也,夫欲极道之量,务以天下为心者,必致其主於盛隆,合其趣於先王,苟君臣同符,斯大业定矣。于斯时也,乐生之志,千载一遇也,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,岂其局迹当时,止於兼并而已哉,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,强燕而废道,又非乐生之所求也。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,不求小成,斯意兼天下者也。则举齐之事,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,夫讨齐以明燕主之义,此兵不兴于为利矣。围城而害不加於百姓,此仁心著於遐迩矣,举国不谋其功,除暴不以威力,此至德令於天下矣;迈全德以率列国,则几於汤武之事矣,乐生方恢大纲,以纵二城,牧民明信,以待其弊,使即墨莒人,顾仇其上,愿释干戈,赖我犹亲,善守之智,无所之施,然则求仁得仁,即墨大夫之义也,任穷则从,微子适周之道也,开弥广之路,以待田单之徒,长容善之风,以申齐士之志。使夫忠者遂节,通者义著,昭之东海,属之华裔。我泽如春,下应如草,道光宇宙,贤者托心,邻国倾慕,四海延颈,思戴燕主,仰望风声,二城必从,则王业隆矣,虽淹留於两邑,乃致速於天下,不幸之变,世所不图,败於垂成,时运固然,若乃逼之以威,劫之以兵,则攻取之事,求欲速之功,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,侈杀伤之残,示四国之人,是纵暴易乱,贪以成私,邻国望之,其犹犲虎。既大堕称兵之义,而丧济弱之仁,亏齐士之节,废廉善之风,掩宏通之度,弃王德之隆,虽二城几于可拔,覇王之事,逝其远矣。然则燕虽兼齐,其与世主,何以殊哉?其与邻敌,何以相倾?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?顾城拔而业乖,岂不知不速之致变哉,顾业乖与变同,由是言之,乐生之不屠二城,其亦未可量也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